《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因为在做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这一课题,所以最近多接触关于传统文化、中外文化、节日文化等类似的书籍,而我对传统文化尤为感兴趣,所以就打开了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徜徉书中,趣味多多。读传统文化的书一般都感觉比较枯燥晦涩,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涵盖面之广自不用说,且文笔风趣诙谐,插图精美,图文结合,穿插故事、文献等,配有相关注释,读来不觉无味深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书中的插图,或是关于器皿,或是关于建筑,或是关于丝帛……线条清晰,真实可感,触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国古代的这些精品做最亲密的接触,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美好和厚重。本书简介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学识渊博、旁征博引的老师,如果真能在语文教学中,必要之时,将这些知识、故事、文献信手拈来,延伸引用,我的课堂肯定颇受欢迎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文学渗透。关于传统节日书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又叫“盂兰盆节”或“河灯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这个故事和目犍连(也就是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结果送给母亲的饭食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僧三宝的力量,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小说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并不少。中元节作为寄托哀思,为已逝亲人祈福的传统节日,历史甚至比清明节更为悠久,意义也不在清明节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动,类似的传统节日还有上巳节和寒衣节。仅以中元节为例,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运用需要筛选、提取、比对、舍弃。关于节日文化中的消极思想是糟粕,需要摒弃,涉及的诗词文化、哲学思想、节日意义则是精华,可以酌情保留。同一节日的不同资源需要深思熟虑,找准切入口;不同节日的文化资源,也要需要对比和取舍。这要看这种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题。我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其说是研究,更像是一种“扫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刻,真正感悟绝非一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领域或不精通的领域,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读书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懂得多一点,仅希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或课题研究中有所价值,有所运用。这是一种责任,需要坚持。
【礼教】
《金刚经》是(佛教)著作
唐朝六渡日本宣扬佛教为当时两国邦交做出巨大贡献的是(鉴真)
道教创始于(东汉)注1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其中祭祀活动被称为(吉礼)注2
按照古人的饮食礼仪,在上一道烧鱼时应该(鱼尾向着客人)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使用,用途是(宰杀和摆放祭祀用的牲畜)
古人以“孝悌”为美德,其中悌指的(尊敬兄长)
古人讲究尊称礼节,谈到对方父亲一般称为(令尊)
古人讲究谦辞礼让,谈到自己儿子一般称为(犬子)
古人称呼自己父亲的侄女婿为(堂姐夫/妹夫)
古人称“拙荆”指(自己的妻子)
古人称“连襟”指(姐妹之丈夫)
在古代,下列哪个词语中用来称呼对方妻子(令困)
【历史常识】
下列年代相对最早的一个朝代或时期是(汉)
东晋和西晋的顺序是(先有西晋后有东晋)
唐朝前是(隋朝)
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下面哪个省不在三省之列(下书省)注3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不包括(楚)
下列朝代按时间顺排列应为(夏商周)
曾经东征高丽的隋炀帝名叫(杨广)
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地点大泽乡在哪个省(安徽)
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是(史通)
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治平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国号是(贞观)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太祖)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造者是(李冰)
墨子属于(墨家)
庄子属于(道家)
提倡“兼爱,非攻”的是(墨家)
【琴棋书画】
被称为酒仙的是(李白)
“说琴谏国王”所说的是(邹忌谏齐王)
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哪一类(吹奏乐器)
五音是(宫商角徵羽)不包括(雅)
吹奏横笛的正确口型应该是(嘴角向两边)
古人所称的“锹秤”指的是哪种物品(棋盘)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米”字形方框叫做(九宫)
以下哪一个是象棋中不会出现的走法(象四进五,士二进四)
关于象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兵和卒只允许前行,不能后退和平移)
以下关于象棋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象棋起源较早,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
关于围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围棋的棋子分数量同的黑白子)
围棋开局的落子规则是(执黑先行)
围棋的棋盘图案是(横竖十九条直线)
围棋棋子紧邻的直线交叉点成为(气)
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笔墨纸砚)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被誉为“书圣”的是(王羲之)
被誉为“草圣”的是(张旭)
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注4
著名的《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顾恺之)
“梦幻西游”四个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三十二画)
“唐”(十画)
“朝”(十二画)
“长安”(十画)
【唐诗】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首脍炙人口的《侠客行》出自(李白)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长恨歌》)
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古诗名句“夕阳无限好”的下句是(只是近黄昏)
古诗名句“前山鸟飞绝”的下句是(万径人踪灭)
古诗名句“举杯邀明月”的下句是(对影成三人)
古诗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的下句是(收取关山五十州)
古诗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句是(道是无晴还有晴)
古诗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句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古诗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下句是(白云千载空悠悠)
古诗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风)
古诗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下句是(我辈岂是蓬蒿人)
古诗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的下句是(赢得青楼薄幸名)
古诗名句“今日听君歌一曲”的下句是(暂凭杯酒长精神)
古诗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句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古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句是(一片孤城万仞山)
古诗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
古诗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下句是(无人知是荔枝来)
【古代常识】
下列哪个称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注5
古代所称“垂髫”只说女子(十三岁)
古代称20岁的少年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种(炊具)
古语所称“按图索骥”的骥是(良马)
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举考试按顺序排列需要经过(乡试会试院试殿试)注6
下列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的是(史通)
五岳之说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称为(南岳)注7
古代地理所称“阳”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谥号”指的是(帝王所专用的称号)
我国古代四大艺术是指(棋琴画书)
人们所称的“三伏”出现在农历的(六月)
下列属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兴旺”形容家境繁荣,其中六畜指(猪马牛羊犬鸡)
左迁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说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长城修建后关内关外的说法中“关”指的是(山海关)
古代“上元节”是指(元宵节)注10
古代“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喝的是(菊花酒)
古语所称“细软”是指(钱财)
凌晨1:00至3:00古代称为(丙夜)
古时的二更相当于现在的(1-3点)
在我国古代,下列哪个时段指现在的19:00-21:00(黄昏)
我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晦日)
【工艺建筑】
以下哪个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艺中的基本色彩之一(白色)
我国古代称为“千年冰”的是(水晶)
我国古代称为“吉金”的是(青铜)
关于白玉的是(水井)
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鲁班)
古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产生了火药爆竹,最初用来(驱散瘟疫,镇妖避邪)
唐朝著名医生孙思邈曾为四大放明之一(火药)做出过卓越贡献
东汉时期发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铁质量)
最早的手工艺品是(瓷器)
著名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
【茶酒中药】
龙井茶属于(绿茶)
古人泡茶注重用水,以下被视为上等茶水的是(山泉水)
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茶艺的著作是(唐代陆羽的《茶经》)
我国古代酿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
以下最早在中国出现的酒是(黄酒)
“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
“交杯酒”一般出现在哪种场合(结婚喜宴)
中草药里的“三七”的入药部分实际是植物的(茎)
中草药里的“甘草”的入药部分实际是植物的(根)
中草药人参主要功效是(补气固元,生津安神)
中药配药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基本禁忌,一般不可同时入药的是(干草和甘邃)
下列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一味中药是(金银花)
提出“望闻问切”等医疗手段的是(扁鹊)
古代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
古代所称的“杏林高手”是指(医术高明之人)
【游戏知识】
魔族门派中只收男弟子的门派是(狮驼岭)
人族门派中只收女弟子的门派是(女儿村)
一只召唤兽出战多场却没有损失忠诚度和寿命,可能是因为(是在擂台切磋)
战斗中捕捉怪物的快捷键是(Alt+G)
召唤兽是否听从主人的召唤出战,取决于它的(忠诚度)
能够提高防御力的宝石是(月亮石)
下列具有补充气血功效的装备特技是(气归术)
下列具有补充魔法值功效的装备特技是(凝气决)
五行相克相生注11
【注释】
道教创始于东汉,创始人为张道陵,奉老子为教主,大家勿将道教和道家两个概念混淆。
中国古代“五礼”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关于六部:[吏部]其职责为官职任免升调[户部]其职责为土地税收户口 [礼部]其职责为典礼科举学校[刑部]其职责为司法刑狱案件
[兵部]其职责为军事军队边防[工部]其职责为工程营造水利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第一”主要是唐朝之前的(毕竟游戏的时代背景为唐朝,考试题目不应超越历史)为大家罗列一下,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第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我为大家整理如下
类别 含义 类别 含义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而立之年 30岁
孩提 2—3岁的儿童 不惑之年 40岁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知命之年 50岁
豆蔻 女子13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及笄 女子15岁 古稀之年 70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耄耋之年 80,90 岁
颐之年 100岁
6.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
等级 含义
院试 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 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 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 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7.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8.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9.古代官职词语
类别 拜除 迁翟 左迁 罢黜 征辟 出徙 乞骸骨
含义 受官 升官 降官 免官 招聘 京官调任地方官 大臣辞职
10.古代主要节日
类别 含 义 类别 含 义
元日 正月初一
七夕 七月初七,妇女乞巧
人日 正月初七,主小孩
中元 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上元 正月十五,又叫灯节
中秋 八月十五
社日 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重阳 九月初九
寒食 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冬至 节气的起点
清明 四月初。扫墓。祭祀
腊日 腊月初八
端午 五月初五(屈原)
除夕 一年的最后一日的晚上
11.天地万物都存在着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称之为五行。而五行之间又有相克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环不断,生生不息
【补充】
还有些其他科举考试中题目所涉及的方面
1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分古琴和古筝两种版本
[广陵散]作者为嵇康,古筝演奏
[平沙落雁]琵琶演奏
[梅花三弄]笛子演奏
[十面埋伏]琵琶独奏
[夕阳萧鼓]琵琶独奏
[渔樵问答]古琴名曲
[胡笳十八拍]作者为蔡文姬,枇杷古曲
[汉宫秋月]琵琶演奏
[阳春白雪]琵琶套曲
我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中国医学,中国京剧
我国的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我国的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藤王阁,大观楼
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水经注〉〉是汉代桑钦的一部河道学专著
三国时代数学家刘徽提出了圆周率计算方法割圆法
隋朝工匠李春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关于科举考试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甚广,收集整理上有一定难度,借鉴了游戏论坛的的几位作者的文章,但我撰写此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充玩家对于题目的认知广度,作者学识毕竟有局限性,有不当错误之处请各位指出和我交流讨论,在此感谢一直为我提供帮助的广东区清辉圆的梦幻西游玩家。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 拜
(2)升官:迁 擢
(3)降官:谪 左迁
(4)免官:罢 黜
(5)招聘:征 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文化常识对应的大方向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掌握。2017版新课标中也多次提及“传统文化”“文化常识”,要求“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对应在考试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道3分选择题。文化常识的记忆功夫应当在平时,不建议拿文化常识清单去背诵,当然这也是一种办法。个人在教学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积累,每题4个,碰到即列入应当掌握的范围,同时,每个文化常识都是可以辐射其他知识点的,这方面强烈推荐王力先生的一本书——《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空余翻看,权威准确,内容涵盖广,可以积累很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来历本身也很有趣。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有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鼎。
文言文内容解释
赤县、神州 代称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国”则是古代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指中国。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
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古代文常只要记得著作及其作者的年代,著作思想及其作者的主张,还有一些齐名人物。这个要提前准备,求全不求深!
【古代常识】 下列哪个称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注5 古代所称“垂髫”只说女子(十三岁) 古代称20岁的少年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种(炊具) 古语所称“按图索骥”的骥是(良马) 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举考试按顺序排列需要经过(乡试会试院试殿试)注6 下列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的是(史通) 五岳之说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称为(南岳)注7 古代地理所称“阳”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谥号”指的是(帝王所专用的称号) 我国古代四大艺术是指(棋琴画书) 人们所称的“三伏”出现在农历的(六月) 下列属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兴旺”形容家境繁荣,其中六畜指(猪马牛羊犬鸡) 左迁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说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长城修建后关内关外的说法中“关”指的是(山海关) 古代“上元节”是指(元宵节)注10 古代“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喝的是(菊花酒) 古语所称“细软”是指(钱财) 凌晨1:00至3:00古代称为(丙夜) 古时的二更相当于现在的(1-3点) 在我国古代,下列哪个时段指现在的19:00-21:00( 黄昏) 我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晦日) 【工艺建筑】 以下哪个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艺中的基本色彩之一(白色) 我国古代称为“千年冰”的是(水晶) 我国古代称为“吉金”的是(青铜) 关于白玉的是(水井) 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鲁班) 古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产生了火药爆竹,最初用来( 驱散瘟疫,镇妖避邪) 唐朝著名医生孙思邈曾为四大放明之一(火药)做出过卓越贡献 东汉时期发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铁质量) 最早的手工艺品是(瓷器) 著名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